课程咨询:
15510480752时间:2025-11-27 作者:远舟
思政教师培训离不开优质内容支撑。塞罕坝故事承载着宝贵精神,其课堂落地直接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如何让这一故事真正走进课堂、触动心灵?这是培训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落地核心:精神内核的精准捕捉
思政教师培训需聚焦精神本质。塞罕坝故事的价值,不在表面叙述而在深层内核。培训中要引导教师拨开表象,抓住坚守、奉献的核心要义。内核抓不准,课堂落地便成无源之水。这不是简单的内容解读,而是对精神的深度体悟。唯有教师先懂,才能让学生真懂。

课堂适配:呈现方式的灵活调整
塞罕坝故事的课堂落地,没有固定模式。培训中要打破单一呈现的局限,引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式。语言要通俗,表达要真切,让精神自然流淌。过于刻意的呈现,只会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课堂适配的关键,是让故事与学生生活产生联结。这需要教师在培训中反复打磨,找到最佳契合点。
共鸣激发:落地效果的关键一步
思政教师培训不能忽视情感联结。塞罕坝故事的课堂落地,最终要落到情感共鸣上。没有共鸣的呈现,再丰富的内容也难以入心。培训中要教会教师挖掘故事中的情感触点,用真诚打动学生。共鸣不是自发产生,而是需要精心引导。这是课堂落地的核心目标,也是思政教育的初心所在。
塞罕坝故事的课堂落地,是思政教师培训的重要课题。它考验教师的解读能力、适配能力与引导能力。培训中抓好这一环节,才能让塞罕坝精神真正扎根校园,滋养学生心灵。思政教育的力量,便在这样的落地中不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