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9 作者:
在当下这个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使命。而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塞罕坝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这不单单是教育方式的创新尝试,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
塞罕坝,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面光辉旗帜,其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上了丰富且生动的素材。
塞罕坝的红色文化资源深深扎根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往昔的塞罕坝,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沙地。然而,数代塞罕坝人坚决听从党的召唤,秉持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信念,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铸就了从荒原到林海的伟大奇迹。他们毫不畏惧艰难险阻,迎风冒雪,以窝头充饥、雪水解渴,居于窝棚、睡在地窖,凭借着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和勇气,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艰苦斗争。他们毅然舍弃城市的安逸生活,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种坚韧不拔、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全力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将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对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显著的助力。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剖析、主题研讨等多元形式,让学生亲身领略塞罕坝的沧桑巨变,深度体悟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抽象的理论说教成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践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大幅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例如,精心组织学生前往塞罕坝进行实地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广袤无垠的林海,亲手触摸生机勃勃的树苗,亲耳聆听老一辈塞罕坝人的奋斗传奇,这种直观且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必将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使他们更为深切地理解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
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进程中,务必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之外,应当大力增加实践活动表现、心得体会撰写、小组讨论成果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比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塞罕坝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诸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细致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态度、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激励学生撰写有关塞罕坝精神的研究论文或心得体会,深入评价他们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与感悟程度,以及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全面分析塞罕坝案例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启示,综合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为了切实保障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必须建立完备的评价标准和严谨的流程。清晰明确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具体要求,精心制定规范的评价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持续加强对评价过程的严格监督和有效管理,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例如,对于实践活动表现的评价,可以精心制定详尽的评分细则,涵盖活动参与度、工作完成质量、与他人合作情况等多个方面;对于心得体会和研究论文的评价,可以从观点的正确性、内容的丰富性、论证的逻辑性、语言的规范性等众多维度进行全面考量。
将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还需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其自身对于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左右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故而,高校应当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组织实地调研等活动,让教师深入洞悉塞罕坝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牢牢掌握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鼓励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将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巧妙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此外,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考核评价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课程、虚拟实践等创新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参与考核评价活动。例如,开发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的在线课程,涵盖视频讲座、图文资料、互动交流等丰富模块,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打造塞罕坝虚拟实践场景,让他们在虚拟环境中真切感受塞罕坝的建设成就和精神魅力。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实时跟踪和深入分析,为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依据。
将塞罕坝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是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这一积极举措,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紧密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育出具备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杰出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同时,这也为其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有力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