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5 作者:
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资源的传承与育人功能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塞罕坝,这片承载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土地,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将现代科技与塞罕坝红色资源相结合,开展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活动,成为丰富红色资源育人现实感知的关键。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历程,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从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漠沙地,到 “林海苍翠连绵、河水清澈甘甜” 的生态绿洲,几代塞罕坝人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的塞罕坝精神。这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红色育人的生动教材。然而,传统的红色资源传播方式,难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和体验的多元化需求。将科技融入塞罕坝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
参与式活动让大众成为塞罕坝精神的亲身体验者。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人们可以 “穿越” 到塞罕坝建设初期,亲身体验老一辈建设者们植树造林的艰辛。比如,开发一款以塞罕坝植树造林为主题的 VR 体验游戏,参与者戴上设备后,仿佛置身于漫天黄沙之中,与塞罕坝人一同扛苗、挖坑、浇水,感受他们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通过这种参与式体验,参与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感悟精神力量。
体验式活动侧重于营造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在塞罕坝展览馆打造沉浸式展厅,通过环绕音效、3D 投影等手段,重现塞罕坝建设者们的生活场景。观众走进展厅,仿佛能听到他们在寒风中劳作的号子声,看到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坚定的眼神。这种体验式活动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让塞罕坝精神更深刻地印在他们心中,激发人们对绿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互动式活动则强调大众与塞罕坝红色资源的互动交流。开发线上塞罕坝精神互动平台,设置知识问答、故事分享、专家解读等板块。参与者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心得,还能向专家请教问题。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开展互动活动,如发起 “重走塞罕坝之路” 线上打卡挑战,鼓励参与者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扩大塞罕坝精神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塞罕坝的故事。
通过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样化活动,塞罕坝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得到极大丰富。科技让塞罕坝的历史变得鲜活,增强了大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使塞罕坝精神能够跨越时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在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挖掘塞罕坝红色资源的育人潜力,让塞罕坝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