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塞罕坝教育基地:新时代干部教育改革的鲜活样本

时间:2025-03-31      作者:培训基地崔老师

  导引:从荒原到绿洲,一堂跨越时代的“生态思政课”

  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到“绿色奇迹”的蜕变,不仅是生态治理的里程碑,更成为新时代干部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载体。作为国家级教育基地,塞罕坝以真实场景为教材、以奋斗历程为案例,开创了“实践育人+精神铸魂”的教育新模式,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视野和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提供了鲜活经验。

  一、以“生态实践”为课堂,破解传统教育“纸上谈兵”困局

  塞罕坝教育基地摒弃单向灌输式教学,将课堂搬到林场、沙地和监测站。学员通过参与防风固沙技术实操、森林管护模拟、气候数据分析等实践项目,在真实场景中理解绿色发展内涵。这种“脚下沾泥、手中练技”的教学方式,让干部从政策执行者转变为生态治理的参与者,推动理论学习向行动能力转化。

  二、多维教学模式激活干部教育“创新引擎”

  基地构建“历史追溯+案例研讨+角色代入”三维教学体系。通过复原第一代务林人地窨子生活场景、开展“沙地变绿洲”决策模拟推演、组织“护林员的一天”角色体验等互动课程,激发干部对复杂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数据显示,参训干部在绿色发展政策落地、群众工作方法等领域的实战能力提升率达89%,印证了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三、塞罕坝精神传承铸就干部“使命共同体”

  教育基地深度挖掘三代务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谱系,通过口述历史影像、老党员座谈、青年干部植树接力等载体,将精神传承具象化。参训干部在感悟“一棵松”信念与“万亩林”坚守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认同,形成跨地域、跨部门的绿色发展行动共识。

  四、成果转化机制打通教育赋能“最后一公里”

  基地建立“训后跟踪+成果孵化”闭环体系,要求学员结合属地实际提交生态治理方案,并组织专家团队提供持续指导。近三年已有37个衍生项目在各地落地,涵盖荒漠化防治、乡村旅游开发等领域,实现了教育成果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彰显干部教育改革的服务大局价值。

  总结:塞罕坝模式的启示与辐射效应

  塞罕坝教育基地的成功实践证明,干部教育改革需紧扣时代命题、扎根实践土壤。其“场景化教学激活认知、精神浸润强化担当、成果转化服务发展”的三重逻辑,为全国干部教育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随着更多“塞罕坝式”教育基地的涌现,新时代干部队伍正以更坚实的专业能力和使命意识,奔赴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