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塞罕坝党建教育基地:历史深度铸就特色教育新标杆

时间:2025-05-06      作者:干部学院崔老师

塞罕坝党建教育基地:历史深度铸就特色教育新标杆

在新时代党建教育创新实践中,塞罕坝党建教育基地以56年造林史为鲜活教材,开创了"场景还原+精神解码+实践延伸"三维教学体系36。通过将荒漠变林海的生态奇迹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该基地成功构建了具有历史纵深的特色教育体系,为全国党员干部教育树立了新标杆。

一、以史为鉴:筑牢党建教育的历史根基

教育基地通过系统梳理三代造林人奋斗史,建成包含王尚海纪念林、马蹄坑会战旧址等7大现场教学点5。学员可在百万亩人工林海中直观感受"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内核,这种沉浸式教学使历史教育具象化、可感知。基地特别编纂的《塞罕坝精神教育读本》被纳入全国28所高校的思政课程体系(来源:教育部党建研究中心2024年报告)。

二、创新驱动:构建三维立体教育模型

基地独创的"五维教学法"包含:①生态治理现场剖析②口述史情境还原③治沙技术实操④党性修养研讨⑤乡村振兴实践,形成完整的教育闭环6。与清华、北大等高校共建的"党建+产业链"定制化培训项目,已培育出3700余名基层治理骨干3。数据显示,参训学员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达82%(来源:中央党校干部教育评估数据)。

三、长效赋能:打造教育体系发展闭环

通过建立"理论输入-实践输出-效果反馈"的螺旋式提升机制,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其开发的"红烛向党"党建品牌辐射带动周边12个市县的教育改革2,创建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模式已培养出2000余名教学能手1。这种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教育动能的做法,使基地年度培训量保持35%的复合增长率。

塞罕坝党建教育基地的实践表明,只有扎根历史土壤、创新教育形态,才能构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特色教育体系。这种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样本。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