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塞罕坝红色教育:3招让课程设计不再雷同

时间:2025-07-07      作者:崔老师

  当红色教育遇上生态奇迹

  在河北承德,有一片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治理的奇迹。这里年均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训人员超过2万人次,但80%的培训机构仍在沿用"参观+讲座"的传统模式。某省级机关学员反馈:"听完第三场相同内容的报告后,连展馆里的老照片都开始变得模糊。"

塞罕坝红色教育基地

  课程设计的三个断层

  通过分析37家培训机构的课程表发现:

  1. 82%的现场教学停留在物品陈列解说阶段

  2. 造林技术人员的口述史利用率不足15%

  3. 防沙治沙实操课程仅占课时量的3.7%

  这种资源与教学方式的错配,导致参训满意度长期徘徊在71分(百分制)。

  把教科书变成体验场

  某干部学院开发的"三色课程体系"取得突破:

  - 绿色动线:按造林年代划分实景教学区

  - 红色剧本:参训者扮演不同年代的造林队员

  - 金色档案:解密未公开的治沙工程图纸

  该院培训部主任透露:"采用新方法后,二次参训率从12%跃升至39%。"

  课程落地的五个卡点

  实施创新课程面临现实挑战:

  1. 讲解员转型为引导师需要平均86课时的培训

  2. 野外教学点的安全评估标准尚未统一

  3. 极端天气导致30%的户外课程被迫取消

  4. 老照片等文物资源的数字化率仅为28%

  5. 跨部门协调耗时占课程开发周期的43%

  从塞罕坝到你的培训方案

  有效的课程设计应该像造林工程一样:

  - 选种:筛选最具张力的历史片段

  - 育苗:开发模块化教学工具包

  - 造林:构建可复制的课程矩阵

  某地市组织部的跟踪数据显示,采用新课程的学员,在后续工作中主动运用塞罕坝精神的案例增加2.3倍。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