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8 作者:春风的浪子
(塞罕坝党员干部培训意义)
风沙曾把御道口卷成灰海,三代人把沙窝栽成林海。如今,十万党员干部把课堂搬进林子,只为追问:一棵松如何点燃星火?答案不在文件,而在年轮。
(塞罕坝精神教育价值)
塞罕坝精神教育价值藏在 “苦” 字里。零下四十度,铁镐砸下去只留白点;帐篷被风撕成布条,仍有人把树苗抱在怀里。苦,不是口号,是体温。干部们踩着雪窝,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松涛同频,忽然明白:担当原来有温度。
(塞罕坝干部学院课程特色)
塞罕坝干部学院课程特色只有两门:一门叫 “种树”,一门叫 “守树”。没有 PPT,只有铁锹;没有掌声,只有松针落地的声音。学员分组挖坑,坑要一米见方;扶苗,苗要笔直;踩土,土要踩实。动作重复千遍,肌肉记住的,才是精神。夜里围炉,老职工掏出三十年前的干粮袋,袋底还粘着黑土。干部们摸一摸,指尖沾了松脂,也沾了时间。
有人问:十万之众,图什么?图的是把 “难” 字写进骨头。塞罕坝的难,不在山高,而在心高;不在路远,而在志远。党员干部在这里学会把 “不可能” 翻译成 “再试一次”。离开那天,每人带走一棵小松,也带走一句悄悄话:回城之后,别把自己种在花盆里。
风沙未停,林海正长。十万党员干部把脚印留在雪原,也把问号带回城市:你心里的荒漠,今天种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