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塞罕坝干部培训:7 步淬炼艰苦魂

时间:2025-09-18      作者:远舟

  t04555fe2e8356b63fd.jpg

一、把 “黄沙” 当教材

  大巴驶进尚海纪念林,车窗外的松针像钢针扎眼。讲师不说话,只递来一张 1962 年的老照片:同一地点,寸草不生。学员下车,鞋底立刻灌满沙,风把耳朵吹得通红。此刻,艰苦不再是 PPT 里的形容词,而是钻进衣领的冷。

  二、用 “缺水” 做考题

  每人领一个 5 升水桶,限时两小时给树苗浇定根水。水源在 1 公里外,路是松针铺的软坡,桶一歪就洒。有人跑三趟,水只剩半桶;有人脱下外套垫桶,保住了水,也保住了树苗。讲师记录每个人的选择,晚上点评:艰苦面前,办法总比借口多。

  三、让 “孤独” 当镜子

  夜里住进旧马架子,煤油灯晃得人影比树还大。手机没信号,窗外只有风。有人写日记,有人对着黑暗发呆。凌晨三点,屋顶传来 “咔哒” 一声,原来是一根冻裂的木梁。那一刻,孤独不再是文艺词,而是逼你直面内心的考官。

  四、把 “失败” 写进履历

  第二天栽树,规定成活率低于 85% 算不合格。结果一组人只活了 72%。讲师不安慰,只带他们去看一片 “失败林”—— 那些歪斜的枯苗像一排排问号。学员蹲下来数根须,发现坑挖浅了 3 厘米。失败被量化,教训比掌声更响亮。

t04363c0c05d7eb2e06.jpg

  五、用 “坚持” 算笔账

  第三天扛树苗上山,每人 20 棵,每棵 8 公斤。有人算:20 棵 160 公斤,相当于扛三个自己。走到半山腰,腿开始抖。讲师在旁边喊:“1962 年,第一批人每天扛 40 棵。” 数字一出,腿不抖了,牙咬得更紧。

  六、让 “传承” 看得见

  第四天参观尚海纪念林,讲解员指着一棵老落叶松说:“这是尚海亲手栽的,60 年没挪过窝。” 树干粗得两人合抱,树皮裂得像地图。学员伸手摸,摸到一条裂缝里夹着一枚旧铁钉 —— 当年固定树苗的。艰苦被钉在时间里,长成信仰。

  七、把 “精神” 带回城

  结营前夜,每人领一张空白明信片,要求写一句给三年后的自己。有人写:“别在空调房里忘了风。” 有人写:“下次想放弃时,摸摸老松树。” 讲师收齐,装进信封,贴上邮票,说:“三年后,邮局会把这句话寄给你。”

  回程车上,没人说话。窗外,新栽的小松苗在风里晃,像一群刚学会站的孩子。艰苦精神不是口号,是被风吹疼的脸、被水桶磨红的肩、被黑暗放大的心跳。塞罕坝干部培训艰苦奋斗精神淬炼,把这一切打包,塞进每个人的行李。

  三年后,那封明信片会准时抵达。到时,你会想起风里的松针,想起自己曾把艰苦活成一种习惯。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