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0 作者: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红色基因如同一股奔腾不息的精神洪流,从历史深处涌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党的伟大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用生命和信仰创造了人类史上辉煌壮丽的篇章。如今,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塞罕坝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生动体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塞罕坝,这片位于河北北部的广袤林海,曾经是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漠沙地。半个多世纪前,为了改变这一恶劣的生态环境,来自全国各地的 369 名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创业者,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塞罕坝。他们顶风冒雪,战天斗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植树造林的伟大征程。没有住房,他们就住窝棚、睡马架;没有粮食,他们就吃黑莜面、喝雪水;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顽强抗争中,他们历经无数次失败,却从未放弃。正是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他们在这片荒地上种下了第一棵树,也种下了绿色的希望。此后,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终于将塞罕坝变成了 “林海苍翠连绵、河水清澈甘甜、草原广袤无垠、湿地星罗棋布” 的生态天堂。
塞罕坝精神,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是爱岗敬业、使命至上的精神。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塞罕坝人在建设过程中,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了实现绿色梦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尊重科学规律,不断探索创新植树造林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在新时代新征程,虽然我们没有了雪山和草地,没有了枪林弹雨和硝烟弥漫,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塞罕坝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要立足本职,担当作为。
传承红色基因,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除了塞罕坝,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地,也留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都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例如,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举办红色文化展览、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让红色基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红色基因传承价值的研究,深入探讨它的内涵与外延、源流与本质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好红色基因。这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通过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让革命文化焕发时代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将红色基因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塞罕坝精神是红色基因的璀璨明珠,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壮举,也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勇前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以塞罕坝精神为指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