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从“造林精神”到“强国担当”:塞罕坝红色资源的教育传承密码

时间:2025-05-14      作者:崔老师

  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其红色教育资源不仅承载着三代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传承,更在教育强国战略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从“黄沙遮天日”到“绿野无穷碧”,塞罕坝的绿色奇迹背后,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通过红色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应用,正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动力。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

  塞罕坝红色教育资源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从1962年369名创业者听从党的召唤扎根荒原,到如今森林覆盖率达82%的生态奇迹,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尚海纪念林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见证了第一代林场建设者“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的奋斗历程,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课堂。正如党建网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继承和发展,其“牢记使命”的内涵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坚定的价值坐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通过组织学生赴塞罕坝开展研学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地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遗址、塞罕坝展览馆等场景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这种沉浸式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课堂

  塞罕坝红色教育资源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其承载的艰苦奋斗精神。从“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的创业初期,到“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的攻坚阶段,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在教育强国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光明网所述,塞罕坝精神为培养“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实践范本。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开展“重走塞罕坝创业路”等体验式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植树造林、防火巡护等实践,亲身体验塞罕坝人“战风沙、斗严寒”的艰辛,从而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194d6a47-575f-40eb-b608-9c0cea9b8c8a.jpg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阵地

  塞罕坝红色教育资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塞罕坝通过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等举措,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种发展模式为教育强国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正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学员在塞罕坝现场教学后深刻体会到,塞罕坝精神不仅是生态保护的标杆,更是绿色发展的典范(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塞罕坝展览馆通过“生态修复”“绿色产业”等展厅,系统展示了塞罕坝从荒漠到林海的蜕变过程,以及生态旅游、碳汇交易等绿色经济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使学习者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团队在塞罕坝调研后,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优先的解决方案。

  四、教育强国战略的创新路径

  塞罕坝红色教育资源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对教育强国战略的创新推动。通过将红色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育相结合,塞罕坝探索出一条“以精神铸魂、以实践育人、以创新驱动”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更提升了教育实效。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