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塞罕坝展览馆:红色教育的新高地与精神传承的密码

时间:2025-05-26      作者:崔老师

514b5e9b734-c227-4aa9-b73d-c365d1160b0b.jpg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的交汇点上,塞罕坝展览馆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红色教育的时代内涵。这座承载着几代务林人奋斗史的展馆,不仅是生态奇迹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火种的传递者。通过解构其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能够发现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红色教育的深远意义。

  历史脉络:从生态战场到精神高地

  塞罕坝展览馆的诞生与塞罕坝林场的命运紧密相连。从1962年369名建设者挺进荒漠,到如今百万亩林海的壮丽画卷,展馆通过“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等展厅,将生态治理的艰辛历程转化为可感知的精神符号。这种历史叙事超越了单纯的生态修复记录,更揭示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精神的形成逻辑。当参观者触摸到当年的工具实物,观看黑白影像中沙尘暴肆虐的场景时,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对比自然激发起对责任与担当的深刻思考。

  教育功能:多维度激活红色基因

  展览馆的教育价值在于其构建了立体化的红色教育场域。通过“六女上坝”“马蹄坑大会战”等典型事迹的生动再现,将抽象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可触摸的个体故事。展厅中“功勋树”的实物展示与虚拟场景的结合,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使参观者能够通过感官体验完成情感共鸣。这种“历史情境+现代技术”的融合方式,既保留了红色教育的真实性,又增强了传播效果的感染力。数据显示,展馆年均接待15万人次,其中基层干部群体占比显著,反映出其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独特定位。

  现实启示:生态文明与精神传承的双重使命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塞罕坝展览馆的教育意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展馆通过“碳汇知识触摸屏”“森林小镇规划图”等展示手段,将生态文明理念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回应了当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更揭示了红色教育与时代命题的内在关联。当参观者了解到林场活立木蓄积量达1036.8万立方米时,数字背后是几代人“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内核正是破解当前生态困境的关键。

  从荒漠到绿洲的生态奇迹,从展馆到课堂的精神接力,塞罕坝展览馆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展示功能。它构建了一个连接历史与现实、生态与人文的教育生态系统。这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精神为内核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红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当参观者走出展馆,面对满目苍翠的林海时,那份震撼不仅是对生态成果的赞叹,更是对奋斗精神的传承。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TOP